设置禁渔周,在禁渔周内,不许捕鱼。要规定限制母亲河上的船流量。不许捕捉黄河稀特有的动、植物。在母亲河的两岸不许建立对黄河有害的工厂等公司。要在黄河两边多植树、都造林。不要把污水排入母亲河。不往黄河里乱扔垃圾。
倡议内容如:请不要往河里乱倒生活垃圾和废水;请不要在黄河岸边随地大、小便;请不要把废旧电池等有毒物品投入河中;请自觉捡拾岸边的果皮纸屑;请自觉保护河边的花草树木。实际行动做些实际工作.如:到黄河周围去拾垃圾,植树,做些切实保护黄河的工作。
保护黄河的措施如下:黄河旁边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松陷;减少用水量;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措施;源头上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沿途污水净化处理在排放;减少农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禁止任意向河床倾卸固体垃圾;禁止过度捕捞。保护黄河的参考对策如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长江,黄河上建立一些水利枢纽.例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控制洪水,也可以发挥灌溉,航运,发电等作用.在黄河,小浪底和三门峡联合进行调水调沙工作,加速泥沙的入海,降低地上悬河的水位。
1、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2、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3、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的理念,实施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策略。黄河,作为中国北方的大河,位列世界长河之一,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
4、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法律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重点河湖环境综合整治。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
5、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我国目前未出台《黄河保护法》,但水利部门已就该法的出台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正面临水资源短缺、防洪形势严峻、水质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
6、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2023年3月5日,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
1、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的“母亲河”。其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
2、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之黄,实为泥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蚀易散,每逢暴雨冲刷,则流失大量水土,奔入黄河。
3、一是减沙控沙。陕北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地,陕西将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遵循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分布规律,坚持以草固沙、以林拦沙、以坝留沙,积极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4、治理黄河重在保护。2019年9月18日,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黄河母亲再也受不起伤--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让黄河母亲与华夏儿女同在 黄河之水天上来,请珍惜这天上之水吧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每条河支撑着生命的延续。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 沿黄九省区需共同努力,将黄河流域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 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创新,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各省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