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思维特征(城市设计思维导图)

2024-06-16

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1、第规划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过程中”规划,经过70—80年代的发展,诸多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师并非仅仅是扮演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角色,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城市规划;规划的这种技术性角色应该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汇集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

2、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3、城市规划入门的必读书籍有王军《城记》、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张庭伟《城市读本》、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具体如下:王军《城记》王军的文字功底让这本书很容易读下去。

4、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

5、这些实践无疑促进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在德国有城镇发展规划工作的传统,也有雏形的分区制规划方法。

6、【答案】:B 1960年代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至今形成了各种理论,其关键词可以概括为:系统论、数理分析、控制论、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等。B项,理性主义是欧洲战后重建时期,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关键词。

为什么会产生设计思维的误区

1、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好更惊艳最快最实际的办法是提高沟通能力,而不是设计能力 有一个误区很多设计圈内外的人一直存在,始终埋头不停学习和练习设计能力总有一天能做出让人惊艳的大作,因此不断学习新的软件,不断接触新的设计语言,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思维,这固然是有利的。

2、在设计思考过程中,优选法和离散法是我们的策略工具,形象法和逻辑法则则是直观与逻辑的完美结合,帮助我们清晰阐述设计的理念。然而,设计思维的误区往往源于历史、社会和个体因素,我们需要警惕并寻找解决途径,如局部改进和适时重置,以突破困境。

3、有一个通病是,过分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功能化。比如景观设计中过分突出造景效果,大面积不可进入的水面,将增加入住后的养护成本。另外,把景观设计赋予更多的文化概念也是目前的流行病,强调某种风格而忽视了住宅景观设计应追求的舒适度。

环境设计在城市建筑的对比运用?

1、使居住环境变得密集高层建筑密集性的设计,使得整个城市的人们居住的比较集中。虽然说密集的建筑设计可以大大增加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并且能够挖掘出更多的空闲土地以供城市使用。但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并且这些不便还会因为不同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

2、对比主要是通过事物显著的差异,而微差则是小量的差异积累,这两种手段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凭借着彼此之间的强烈的不同点和在和谐美中逐渐显露的差异来讲园林建筑设计空间中的意向加以对比,以此来脱离单调,在和谐一致中找寻美好的效果[2]。

3、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基本都在城市中,人口密度比较大,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而且由于工程量巨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以及材料设备诶,因此难以避免的会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施工中的大量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方式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