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之,通过附加图则形式纳入控规的城市设计传导机制,结合法定规划,能够将城市设计转化为针对特定地区的明确控制要求,实现有效传导。上海的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借鉴。
2、总的来说,上海市控规的附加图则内容丰富,是实现城市设计法定化传导、提升城市品质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细化的管控机制,城市设计在控规中发挥出关键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3、规划确定的城市重要特定地区(如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城市设计,并结合开发机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经批准后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第七条(土地出让研判) 加强土地出让前的研判工作。规划土地部门应结合相关部门征询意见,对拟入市出让地块进行研判。
4、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围绕用地使用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城市设计引导、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规定等进行规划。它针对不同地块、项目和开发过程,通过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精确指导。
1、总体规划是控制性规划的上位规划,范围更广,关注更宏观层面的问题。
2、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规和详规三个层次。城市总体规划作为规划工作的核心阶段,是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策略和城市特性,设定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以指导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长期部署。它并非特定规划层次,而是在所有层次中均可进行,强调方向性研究,如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等。
3、城市规划中的总规、分规、控规、区规和修规各有其独特的含义与执行程度。总规,即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体部署,由政府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决定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等。
4、规划依据不同 总规:城市发展的长期计划和整体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依据。分规:基于总规,对特定区域进行规划,结合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物确定界线。控规:以总规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规定土地使用、建设强度和空间环境等规划要求。区规:依据总体规划或控规,指导具体建设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1、控规是城市设计的大前提,没有控规就没有城市规划板块,没有整体用地计划和技术参数,这样设计就没有依据,没办法进行工作。即使拍得土地,也需要无限制去等规划通分上规划审批会,就是砸钱不值得。
2、差别太大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法定的,城市设计是非强制的。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和修建性。控规侧重于地块、用地,各种数字指标的确定,比例尺度一般更大。其实修规更像你说的城市设计,因为修规会做总平面,有点接近设计了,但是还是强调整体的定位和规划。
3、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主要任务是弥补控规在城市区段空间环境方面的缺陷,并在操作管理层面上实现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从三维空间角度修正控规中的控制指标,优化并提高控规的编制质量。
4、这个问题有点别扭,应该是城市设计怎么与控规衔接吧,控规是确定二维面的东西,城市设计是空间上的。按照一般程序是先做控规再做城市设计,根据控规确定的指标在空间上展示出来。
5、区别:(1)总体规划是控制性规划的上位规划,范围更广,关注更宏观层面的问题。
6、是两个体系。城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的设计,是第一步。只有做完的规划,才有地块的划分和各个地块的指标,建筑设计再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民用建筑设计的上级规划是修建性详细规划。再上一级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要处理好建筑物之间群体的组合,从平面到空间,系统地考虑城市。将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起来两者互相补充,一同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指导。二者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落实在更为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提供更为详细的指导和实行更为细致的控制,使每一项城市建设活动都与城市规划保持联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向下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建筑设计与开发建设行为。它以量化指标和控制要求将城市总体规划的二维平面、定性、宏观的控制分别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三维空间、定量和微观控制。
这个问题有点别扭,应该是城市设计怎么与控规衔接吧,控规是确定二维面的东西,城市设计是空间上的。按照一般程序是先做控规再做城市设计,根据控规确定的指标在空间上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