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规划演进历程可追溯到1957年,当时成立了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直属上海市人民委员会,作为事业单位。随后在1959年,更名为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归属城市建设局领导。1962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与该机构合并,形成了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继续为人民委员会直属。
上海城市规划的演变历程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以下是对其四个重要阶段的概述:第一章,上海的崛起与奠基:从古代的封闭小县到19世纪末的开埠,上海在租界扩展的推动下,迅速成长为远东的重要都市。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其国际地位。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上海城市规划的演变历程,从城市建制的起源到2000年后的发展,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线索,揭示了上海城市建设的脉络。自上海开埠以来,每一段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城市规划印记。早期的上海,我们看到了详细的分区规划和公共建筑的布局,如解放前的规划布局。
月27日下午,全所成员汇聚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七楼城市设计研究所会议室,共同见证、回忆、分享了十五年来城市设计所和所内每个成员的成长轨迹和喜怒哀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理念逐渐兴起并不断演进。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得以飞跃,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智慧,如《考工记》的城邑制度、《商君书》的地域规划,以及《墨子》的攻防策略,都体现了战略思想、整体观念和自然融合。
1、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构成的新数据环境正逐渐形成,为城市研究和规划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区别于过去传统的统计年鉴等数据,本文提及的“新数据”特指十年前未被广泛使用的数据。 新数据在成为规划行业重要工具的同时影响着规划理念的创新。
2、空间分析和规划: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城市中的各种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建筑密度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3、月10日,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大数据的收集是基于已有的道路和城市规划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动态规划,在数据反馈回来的同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马上调整,及时更改,而不是像之前动辄5-10年的静态规划。
4、人工智能在城市规划中有许多应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城市交通规划: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交通数据,可以更好地规划道路、交通信号灯、公共交通等,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无论是通透的球体建筑还是简洁的3层民居,坐落于世博园浦西板块E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温哥华展馆,全部用木结构打造,单单一个馆就储存了上百吨二氧化碳。展示“绿色、创新、宜居”城市典范的温哥华馆昨天宣布将在2010年5月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温哥华馆还把2010冬奥会速滑馆的木制领奖台搬到了上海。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低技术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和展示。例如,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温哥华案例馆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混凝土混合设计,既轻便又坚固,提升了抗震性和舒适性;芬兰馆的电梯利用中国灯笼的能量效应,既节能又实用;意大利馆的空调系统则借助水幕降温后的穿堂风,创造出天然的冷热调节环境。
中国航空馆:中国航空馆由中航工业和东航集团共同投资8亿元建造,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外形洁白、柔软、光滑、圆润,如同浦西岸边一朵白云。
在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展示亮点是伦敦案例馆,它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可能实现的低碳节能生活理念。这个独特的建筑被称为“神话”,因为它能够通过创新技术,如收集阳光、雨水和废料,实现零排放,实现自给自足。伦敦案例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贝丁顿零碳社区,同时考虑到上海的气候条件。